人民网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车柯蒙)11月1日,“2025年新发展蓝图下数字经济财税治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召开,与会嘉宾就推动数字经济与财税治理展开深入讨论。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旭红表示,面对数字经济新浪潮,需构建科学、公平、高效的数字财税治理体系,要立足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以数字化驱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制度创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为帮助数字经济行稳致远,从长期来看,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通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联动调节,优化收入分配机制,为数字经济快速稳健发展提供保障支持。”李旭红表示。
中国税务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田鑫认为,在中国新发展的蓝图下,财税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积极应对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格局,探索财税体制和税收征管改革的创新路径,对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张志勇表示,在系统研判既有跨境服务征税路径的基础上,构建更简化、更具包容性的多边解决方案,以数据和用户等价值创造因素优化征税权的分配,兼顾征管效率与来源国利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公平、可行的参与空间与制度支持。
中国税务报社社长、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付树林则围绕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优化完善税制政策、实施税费征管强基工程、加强国际税收管理、讲好中国税务故事等内容,解读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举措成效及下步重点任务。
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朱青教授认为,OECD 的“双支柱”方案印证了国际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协调关系,当国际税收协调存在一定困难时,提议可以以《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12B方案”为突破口,研究双边、简单且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等待多边协调的有利时机。
“低空经济发展依赖‘空中红绿灯’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拉动大规模投资,更可带动数字经济整体能力提升,将成为财税治理的新契机。”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劲松表示。
阿里巴巴集团阿里研究院副院长谭崇钧表示,AI算力规模仍是未来核心战略资源,为应对AI财税影响,要优化财税激励政策以促进AI自主创新,加强AI对财税制度长远深层影响的前瞻性研究,提升技术底座避免算力低效浪费,分类管理并强化政务数据AI应用,加强伦理与透明度评估,以及培养复合型人才。
香港城市大学刘光梧教授在分享中表示,资产通证化是全球金融的新趋势,将传统资产转化为区块链上可编程的数字工具,进而带来所有权的变革,已有多国及机构推进实践。其发展受市场需求、技术条件、监管精细化驱动,存在监管合规、技术隐私等挑战,未来仍需借助AI与区块链,携手各方构建更安全高效的金融体系。
![[field:title/] [field:title/]](/images/defaultpic.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