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海口10月31日电 (记者李学山)10月31日,记者从海南省新闻办举办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封关后,海关将实施以“智慧+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模式,其中放行信息自动校验系统可实现“秒级”校验,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让“二线口岸”通行“低干预、高效能”。
海口海关口岸监管处处长郭建盟介绍说,按照“‘一线’放开什么、‘二线’管住什么”的原则,海关部门在“二线口岸”的监管对象主要为“零关税”货物、放宽贸易管理货物、享受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的货物,上述三类货物出岛需向海关申报,并从“二线口岸”海关监管通道通行,海关在此实施监管。其他货物从非海关监管通道通行。
郭建盟说,以“智慧+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模式主要体现以下特点:一是设施设备智能化。目前,全省10个“二线口岸”共设置27条海关监管通道,并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动态调整,均配置H986等智能化检查查验设备,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已建设完成并正式上线运行,已与海南“单一窗口”和“二线口岸”港口机场信息化系统互联互通。
二是布控作业精准化。货物运抵“二线口岸”前,海关依托“一企一账”“一物一链”大数据池,综合运用智慧风控模型,自动开展风险研判,根据风险等级精准下达布控指令。海关部门根据企业信用等级情况分类施策,对高级认证企业、白名单企业依次减少查验频次,重点关注名单企业按照规定提高查验频次。
三是数据采集智慧化。货物抵达“二线口岸”时,我们依托智能卡口、物流监管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等系统,在海关监管货物运抵“二线口岸”时,自动采集并即时生成标准化运抵信息,提升物流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在空港“二线口岸”,创新应用电子条码,通过扫码即可快速调取货物信息。被布控的出岛货物运抵“二线口岸”卡口时,即触发海关布控指令。
四是监管作业精细化。对少数需查验的货物,海关优先采用H986等智能化设备实施非侵入式查验。我们建设了查验预约及反馈信息的信息化平台,企业可在线预约、实时接收查验计划与结果,流程全透明、可追溯,减少企业等待时间。同时,搭建放行信息自动校验系统,实现“秒级”校验,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
郭建盟也对自贸港封关后,在“二线”实施的“分批出岛、集中申报”措施进行了解读。据介绍,“分批出岛、集中申报”是海关部门对监管货物经海南自由贸易港“二线口岸”进入内地时创新推出的一种通关便利模式。在该模式下,企业可先分批办理货物的出岛手续,经任一“二线口岸”实际出岛后,只需在次月25日前再及时归并出岛货物数据并办理集中报关与缴税手续即可。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小批量、高频次货物出岛需多次申报的痛点,而且能大幅减少企业人力投入,显著提升物流周转效率。
![[field:title/] [field:title/]](/images/defaultpic.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