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画卷,在一桩桩民生实事中生动铺展。怀揣国企社会责任,湖北嘉鱼烟草志愿服务队扎根大牛山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一盏灯、一扇门、一句话”的具体实践,把小事办实、实事办好,用点滴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动能。
点亮独居老人“安心灯”
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用实干践行服务初心。70多岁的陈金元奶奶是村里的独居老人,子女常年在外务工,生活起居全靠自己。前段时间,她家厨房的老旧灯泡坏了,晚上摸黑做饭不仅费力更暗藏摔倒风险,老人只能在昏暗里勉强做饭。
志愿服务队在入户走访时发现这一隐患,第二天便自费购置了明亮的LED节能灯、电线及开关,队员们分工协作完成线路拆除与新灯安装。半小时后,明亮的灯光洒满厨房,陈金元拉着队员的手感慨:“亮了,这下心里踏实多了,你们想得真周到。”对老人而言,这盏灯不仅照亮了厨房,更筑牢了生活的安全屏障。
打开聋哑村民“致富路”
“授人以渔”是志愿服务队秉持的帮扶理念。他们突破单一物质帮扶模式,聚焦“造血式”赋能,为村民搭建增收桥梁。村民邵升林先天聋哑,虽心灵手巧、竹编技艺精湛。但因为身体条件和信息闭塞,其箩筐、簸箕等手工艺品销路一直不畅,家庭经济来源十分有限。
志愿者了解情况后,主动对接县城超市和农贸市场,为其争取销售摊位;每周还抽时间义务帮忙运送货品。在持续帮扶下,邵升林的竹编作品逐步打开市场,订单量多了,收入也稳定了。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自己不再是家庭的“负担”,而是凭借一技之长赢得了尊严与价值,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志愿者走访慰问聋哑村民
绘就乡村文明“新风景”
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底色。志愿服务队立足群众需求,以接地气的方式传递文明新风,凝聚乡村向善力量。
志愿者们针对大牛山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化身“文明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和暖心的话语,深入浅出地讲解:“嫁女儿是为了幸福,不是比彩礼多少”“家庭和睦、孝老爱亲才是传家宝”。他们耐心引导村民算清“经济账”“幸福账”,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理念,推动健康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如今,移风易俗渐成风尚,既减轻了村民经济负担,更让乡风文明的底色愈发鲜亮,彰显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志愿者组织院坝会宣传文明乡风
从“一盏灯”的民生关怀,到“一扇门”的产业赋能,再到“一句话”的文明引领,这些“微实事”虽小,却承载着为民初心。湖北嘉鱼烟草志愿服务队始终秉持“把群众当亲人、把民生当大事”理念,用一件件“微实事”汇聚成服务为民的强大力量,让温暖留在大牛山村的田野上。(文/图 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