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5G偽基站,价格、配置、性能参数介绍:
【机型1:便携式背包伪基站】
价格7500usdt。小型便携式单运营商版,包含5个band频。1小时发短信三五千条。
【机型2:车载式2个运营商版】
价格1.3万usdt。包含12个band频。每1小时发短信1万~2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机型3:车载式2个运营商~高配版】
价格2.3万usdt。包含20个band频。一小时发短信3万~5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注明:一台伪基站,包含的band频个数越多,发短信的速度越快、效果越满意!】
视频演示:外显号码是英文、数字均可,随意填写。多条短信同时发送【一次可发1~10条短信】
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上,年轻的海南自贸港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图景——
一天,消费市场添动力!11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新政实施首日,海关监管免税销售金额7854.9万元,较前一日上涨6.1%;
一个月,产业升级提速度!7月30日至8月26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密集完成多次发射,成功“解锁”高密度常态化的发射模式;
一年,“Hainan Travel”涨人气!截至10月15日,今年海南出入境人员超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4%……
一个个时间坐标,不断擂响海南前进的鼓点,也见证着海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高质量发展。今日之海南,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以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民生福祉、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五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产业向新 点燃发展“强引擎”
10月17日,海南迎来一场产业盛会——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海南)。活动期间,110个项目集中签约,如同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将在海南自贸港的沃土上生根发芽。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以全岛封关运作为契机,海南推动四大主导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以“五向图强”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做好离岛免税、医疗、教育“三篇消费文章”,建设人才荟萃之岛、技术创新之岛,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
优势体现在哪儿?一个个场景标注发展之势与产业之进。
做“特”做“优”,产业升级见成效——
白色风机伫立万顷碧波,创新药品流转生产车间,数字编码穿梭网络空间,海上风电、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在海南持续壮大。
从“靠天收”到“精准种”,“新奇特优”的海南热带果蔬实现“枝头鲜”直达“舌尖甜”,不断丰富国人的“菜篮子”“果盘子”。
一场场高品质、国际化演出引爆市场,一年一度的消博会吸引全球目光,“来海南看演唱会、玩音乐节、逛品牌展”成为新风尚。
截至目前,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GDP比重近七成。
谋“新”重“质”,因地制宜向未来——
南繁科技城引进南繁领域高层次人才超1700名;文昌国际航天城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超1/3……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彰显海南依据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和自贸港开放政策优势,奋力推进“五向图强”的不懈努力。
高质量发展的成色里,还有境外消费回流、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
从离岛免税,到医疗特区,再到“留学海南”,海南持续做好“三大境外消费回流”文章,变“流量”为“留量”——
目前,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超2000亿元,占全球免税市场比重超8%;超510款特许药械、35家医疗机构被引进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18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2个境外独立办学项目落地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今年底在园师生规模将达1万人。
以科技强省“筑巢”,以开放姿态“引凤”,海南加快建设人才荟萃之岛、技术创新之岛,发展机遇世界共享——
“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今年底收官;自2026年起,实施“百万英才兴海南”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再为海南新增100万名人才。
2022年以来,海南R&D经费投入增速连续三年全国第一,推动科技创新质效实现新突破。
既有看得见的数据量变,也有可感受的发展质变,海南正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引擎”,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
区域协调 提升发展“硬实力”
9月28日,《三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白皮书(2020—2025)》正式发布,各方目光再次聚焦这个正加速成长的“圈”。
一组数据勾勒发展韧性——“两市三县”经济总量从2019年的1095.11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1644.52亿元,增幅达50.17%,占全省比重超20%。
下好区域协调发展这盘棋,是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五年来,海南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三极一带一区”差异化“落子”,形成了以点带圈、以圈带面、圈动全省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三极”加快融合——海口经济圈发展能级加快提升,打造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三亚经济圈向旅游和科创并举转型,构建自贸港科创高地、国际旅游胜地;儋洋经济圈聚合效应不断显现,建设自贸港“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示范区。
“一带”“一区”协同发力——滨海城市带建设加快推进,不断引导城市功能向海拓展;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中部生态保育区建设,大力促进中部与沿海联动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海南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增强整体发展合力,推动重大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远眺!凤凰机场三期、博鳌机场三期项目建设提速冲刺,美兰机场三期、东方机场、儋州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
俯瞰!“两环”旅游公路连通山海美景,653公里海南环岛高铁沟通12个市县的“黄金脉络”,超4.2万公里公路网畅通城乡,陆上交通网四通八达。
聚焦!海南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省基本建成,环岛气网形成闭环,海南首条国际海底光缆、海南自由贸易港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投用。
扎根广阔田野,海南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08%,1800多个美丽乡村、300个和美乡村相继建成,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
攥指成拳,力有千钧!海南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民为本 书写发展“幸福卷”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一碗热乎饭,仅凭人脸识别就能轻松完成就餐结算,让三亚市崖州区的80岁李大爷尽享生活便利、乐享老年生活。
一个小程序,精准匹配个人求职意向,让家住海口的“宝妈”李女士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
一张托育消费券,破解“带娃难、带娃贵”难题,让琼中居民王晓帆感到负担轻了、焦虑少了。
一批检查检验互认项目清单,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让患者冯小伟减少重复检查带来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
从“一餐饭”到“一份工”,从“幼有托”到“病有医”……海南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多措并举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推动自贸港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关爱“一老”,海南绘就温暖的底色——
在白沙农村中心养老院,被精心照护后的谭阿婆,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在海口琼山区凤翔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6岁的周麟科与老年朋友打鼓唱歌,不亦乐乎。
从“养老”到“享老”,海南养老服务持续提质增效,目前已打造10个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3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运营老年助餐服务设施118家,累计服务老人超50万人次。
守护“一小”,海南托起明天的希望——
“短短一年时间,就有多名教师获评省级以上荣誉,多名学生在县级、省级文体比赛中屡获好成绩。”屯昌县屯城镇大同中心小学校长蔡程说,得益于集团化办学,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从“输血”到“造血”,海南近4年累计新增17万个基础教育公办学位,推进集团化办学实现市县全覆盖;学前教育毛入学率等多项教育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一组数据,见证着海南人民的点滴幸福: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5.25万人;4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建设;人均预期寿命达80.5岁。
织密服务网,激活治理力,构筑平安城,“民生愿景”才能更好地转变为“幸福图景”。
为此,海南构建“一机制、一平台、四板块、三融合、一网格”基层治理整体框架,建立与海南自贸港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基层治理体系。努力创建高水平开放条件下全国最安全地区,落实打防管控建各项措施,确保全省不发生影响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案件,社会治安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锚定高质量,跃迁正当时!全岛封关运作在即,勇立潮头的海南自贸港,必将描绘出生机盎然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