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5G偽基站,价格、配置、性能参数介绍:
【机型1:便携式背包伪基站】
价格7500usdt。小型便携式单运营商版,包含5个band频。1小时发短信三五千条。
【机型2:车载式2个运营商版】
价格1.3万usdt。包含12个band频。每1小时发短信1万~2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机型3:车载式2个运营商~高配版】
价格2.3万usdt。包含20个band频。一小时发短信3万~5万条左右,发射距离1~3公里。
【注明:一台伪基站,包含的band频个数越多,发短信的速度越快、效果越满意!】
视频演示:外显号码是英文、数字均可,随意填写。多条短信同时发送【一次可发1~10条短信】
听,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火箭直冲云霄,轰鸣声里尽是雄心激荡;看,热带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无声处已然“点果成金”。
远眺——“中国洋浦港”千轮竞发,数字经济集群蓄势赋能;近观——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串珠成链,深海科技与南繁育种守望深蓝。
琼州大地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扛起使命和担当,加快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着力打造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主导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突破。
牢记嘱托,笃行不怠。伴随着自贸港建设的铿锵步伐,海南全省上下正深刻领悟“促进海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紧锣密鼓投入到海南自贸港产业体系建设中。
谋篇布局 着力打造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实验室到试验田,南繁育种推动水稻亩产突破纪录,为“中国饭碗”贡献海南良种。
从政策高地到产业高地,博鳌乐城引进国际创新药械惠及患者,大健康产业打造生命健康新标杆。
从近海走向深蓝,“奋斗者”号等重大装备入驻三亚,海洋科技开辟经济发展新空间。
从展会平台到消费中心,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引力全球,现代服务业链接国际国内大市场。
立足“三度一色”优势与自贸港政策独特优势,海南正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如今,海南以“4532”为抓手,正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芯片制造产业开始在海南扎根。贴片、键合、注胶、塑封……几台机械手上下挥舞,取、夹、放、焊等操作一气呵成。位于海口市甲子镇的海南航芯生产车间一派忙碌,生产线24小时不停歇运转,每隔半个月左右,就会有几万颗封测产品被运往华南市场。
作为海南首个半导体芯片制造项目,海南航芯产业园2024年底开始投产,目前正在稳步发展扩大中,预计2025年产值达1亿元,半导体封测产品销售覆盖华南领域。
海南航芯董事长孙明圣表示,未来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器件制造产业,将片区打造为海南半导体产业基地,为海南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贡献力量。
“向种图强”快步前行,南繁种业及其关联企业达到2800余家,年产值突破180亿元。
“向海图强”全面推进,海洋生产总值4年平均名义增速13.9%,占2024年GDP比重达到34.1%。
“向绿图强”特色鲜明,清洁能源发电量和装机占比分别超过70%和86%。
离岛免税“金字招牌”含金量提高。11月9日,海口日月广场海控免税店内,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店内直播带货声音不绝于耳。
“离岛免税已成为海南的鲜明标识和自贸港建设的‘金字招牌’,我们的日常工作看似平常,却与自贸港建设息息相关。”海控免税市场总监侯晓飞表示,接下来,海控免税将做好离岛免税新政宣传,尽快丰富小家电、无人机等新增品类商品供给,充分发挥离岛免税政策优势,为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做好准备,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加快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洋浦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根据自身定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效应。
“我们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园,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13个自贸港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2%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超两成的GDP、超三成的投资、超七成的货物贸易总额和五成税收,已成为自贸港政策落地先行区、制度集成创新试验区和经济增长主动能。”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江洪说。
补链强链 推动主导产业优化升级
一条环岛旅游公路,如同珍珠项链,有效串联起沿线驿站、景区、渔港和特色小镇,炒热了“公路旅游”新业态。
引入龙头企业,推行标准化种植,并发展采摘体验、研学旅游等新业态,使“乐东蜜瓜”身价倍增。
省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合计5232.1亿元,占全省GDP的67%,较2020年提高13.9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占全省GDP比重进一步提高到68.6%,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4年平均名义增速分别达到5.9%、13.4%、36.8%、10.7%,实体经济基本盘和主引擎作用持续强化。
目前,海南正大力推动四大主导产业补链延链。
“总书记的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以AI赋能产业,助力海南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我们扎根海南的每一步,都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科大讯飞海南分公司总经理张树彬说。
人工智能相关产业链如何延伸?张树彬表示,基于科大讯飞开放平台已开放的900项AI产品及能力,科大讯飞已经聚集了超过800万家开发者团队,其中海南有4.5万家。在崖州湾打造创新创业加速孵化中心,初步形成了以科大讯飞为龙头的产、研、资一体化的创新链、产业链。
如何做大做强航天产业集群?目前,文昌国际航天城“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架构初步形成,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2025年,文昌国际航天城谋划实施近70个项目,引进一批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头部企业,奠定了商业航天产业集聚发展的基础。
走进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宇宙太空元素虚实相间,科技与未来,在这里交织。肉眼可见的是火箭腾空的震撼,看不见的是航天数据背后无限的价值应用。
“我们着力汇聚全球航天数据到文昌,形成数据集合。目前正在跟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研发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航天数据的应用价值。”文昌航天超算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世阳表示,超算中心积极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吸引5000多家企业注册入驻,目前已初步构建“全球航天数据落地文昌、文昌航天数据服务全球”的产业生态。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长王凤宇表示,接下来将不断完善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协同的产业架构,为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贡献力量。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实施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充分发挥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比较优势,持续培育壮大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推进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补链延链,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实施优势产业提升行动,实施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等,持续提升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
创新驱动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是“源头活水”,产业创新是“转化桥梁”,只有实现两者深度融合,才能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在海南,老牌企业靠创新“长虹”。
扎根海南近30年、产品辐射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金盘科技的制胜秘诀之一便是科技创新。拥有一支400余人的研发团队,仅仅2025年前三季度,金盘科技研发投入就达2.25亿元。
金盘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金盘科技将持续携手优秀生态伙伴,以制造业实际场景为牵引,以AI智能工厂为创新载体,共同推进能源电力、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升级,致力于打造具有行业引领力和示范效应的智能制造新标杆。
新锐企业靠创新“立足”。
成立于2019年底的再生医学创新企业——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凭着独自研发和创新能力,已问世20多个创新医疗器械品种,在行业中逐渐站稳脚跟。
10月底,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胜,携最新软骨再生成果亮相2025年第七届中国国际高端医疗器械论坛,公司以丰富的创新产品矩阵展现科技实力,充分确立了其在再生材料领域的创新者与引领者地位。
曾胜表示,未来企业将持续锚定再生医学的颠覆性创新,实现基础创新研发和产品创新开发的深度融合,为再生医学产业创新发展贡献智慧,为海南自贸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不只企业将创新视为生存法宝,近五年,海南全省的科研创新水平都在快速提升。
海南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09.61亿元,比上年增加19.81亿元,增长22.1%,高于全国13.2个百分点;“十四五”以来,全省R&D经费持续较快增长,年均增长31.5%,快于全国年均水平(10.5%)21个百分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张树彬说,在海南,公司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海南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产业优化升级。同时与崖州湾科技城共同发布了讯飞星火私有化大模型,为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研、种业繁育等科研工作以及园区的创新创业提供大模型“底座”。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杰表示,全省科技系统将认真谋划好、组织好“十五五”期间科技创新工作,着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聚焦前沿 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突破
从海上到天上,从硬件布阵到数据赛跑,海南自贸港在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
在辽阔无垠的海面上,科考船或工程船无需冒险靠近复杂水域。一架纵列双旋翼无人机稳定悬停,通过其特有的精准吊挂与释放系统,将水下机器人、海洋剖面监测浮标等设备,如同“空中吊车”般,快速、高效、低成本地投放在预定坐标点。
这是海南艾锐奥科技有限公司直升机在海上作业的场景,也是“低空+海洋”产业发展的场景之一。
作为海南的新锐成长型企业,海南艾锐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浩表示,艾锐奥始终立足航空专业背景和海洋从业背景,深度挖掘“天空陆海网”的结合点,以空中视角解决水中痛点,力争为海南新质生产力取得新突破贡献一己之力。
在深海科技方面,海南还在积极探索发展深海装备制造、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等产业。相关院校和企业正在合作研发深海养殖工船、深海探测机器人等装备,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将催生全新的海洋经济模式。
海南发展低空产业,未来可期。在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昱看来,海南拥有丰富的低空旅游资源、超长的可飞行天数、丰富的应用场景,具有发展低空经济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政策优势。
“中国通航将充分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势和现代科学技术,发挥海南低空经济链主企业的产业集聚和引领作用,做好‘低空+旅游’‘低空+制造’‘低空+贸易’‘低空+服务’等文章,全力推动海南省低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把低空经济打造成海南自由贸易港体系完备、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一张靓丽名片。”刘昱说。
此外,在生物医药领域,借助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政策优势,海南正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医疗技术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转化上先行先试。
绿色低碳方面,海南正积极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加快推进昌江核电二期项目建设,并谋划布局氢能产业。
“总书记的话,为我们的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海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綦树利说,我们将结合实际科学谋划海南“十五五”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