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末傍晚,夕阳的余晖尚存。湖北省荆门京山市五三大道上的“旭日百货”门前,逐渐聚集起三三两两的人群。这里有路过歇息的年轻人,有带着孩子出来玩的家长,还有晚饭后在此散步的老街坊。他们不约而同地驻足——店内飘扬的吉他声,宛如一根无形的线,轻柔地牵引着每个人的耳朵。
作为从河北迁至湖北的“外乡人”,店主王童童凭借一把吉他,将自家小店打造成深受社区居民喜爱的“音乐驿站”,也成为“外乡人”融入新城市的生动写照。
十余年前,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王童童跟着父辈迁至湖北荆门,在五三大道上开了一家小商店。初来乍到,陌生的环境让他格外在意每一份缘分,对待进店的顾客,哪怕只是买一包烟、一瓶酱油,他也总挂着真诚的笑容,递货、找零都格外用心。
开店不久,京山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客户经理严海波上门走访,了解到王童童是刚从外地来的,就暗暗记在心里。平常走访的时候就会多留几分钟,介绍一下京山当地的民风民俗,周边市场的基本情况,为他提供一些适配的经营指导和建议。这些都让初到异乡的王童童心里踏实不少,店里的生意也渐渐顺了手。
时间长了,王童童发现,店里没人时总觉得少点什么,特别是遇到过节,看着周边熙熙攘攘的商业街,来来往往的行人,心里总有点空落落的。他回家翻出学生时代的吉他,午后没顾客时,就会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随心弹唱,《同桌的你》《故乡》的旋律飘出店门,没想到竟吸引了不少邻里驻足。
隔壁散酒铺的张大爷常搬着竹椅来听,他说,“这琴声听着暖,像家里孩子唱歌的调调儿。”

王童童在小店外弹奏吉他。
慢慢地,周边的邻里街坊都知道,“旭日百货”的王老板吉他弹得真是不错。
“王老板,最近有没有学什么新歌呀?”常来光顾的李大爷一边挑选商品,一边随口问道。
“小王,光会弹河北的民歌可不行,湖北这边的《洪湖水浪打浪》也得学着弹起来了。”一次,王童童弹起家乡民歌《茉莉花》时,街坊张奶奶打趣道。
王童童笑着调整琴弦,不一会儿,熟悉的湖北小调便流淌出来。渐渐地,哼唱《茉莉花》的旋律也穿插其间。南北音韵和欢声笑语在这一方小店门前交汇,没有违和,只有默契。
“王老板,快到重阳节了,咱们打算组织大家去敬老院搞次慰问,您要是有时间,一起去给老人们弹弹吉他唱唱歌怎么样?”不久前,烟草客户经理严海波专程向王童童发出邀请。
“这个肯定没问题啊,我去。”王童童立马答应。
在京山烟草的精心组织下,包括王童童在内的十余名卷烟零售户与烟草工作人员共同组成了“爱心慰问队”,携手前往当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考虑到敬老院中部分老人牙口不便,志愿者们特意准备了软糯的糕点,并搭配牛奶、水果等慰问品。抵达敬老院后,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各尽其责:有的拉着老人的手,在院子里亲切地唠家常,细致询问老人的生活需求和健康状况;有的手持扫帚、抹布,认真地为老人打扫房间,将叠好的衣物整齐地放入贴有名字的衣柜中。王童童则怀抱吉他,坐在老人们中间,弹唱起《夕阳红》《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歌曲。随着熟悉旋律的响起,不少老人跟着节奏轻轻拍手、轻声哼唱,现场洋溢着浓浓的温情。

王童童等卷烟零售户与烟草工作人员前往敬老院慰问。
这次慰问活动结束后,王童童的小店似乎又多了几分不一样的色彩。来店里购物的顾客,总会不自觉地提起在敬老院看到王童童弹吉他的场景,夸赞他不仅生意做得好,还很有爱心。王童童总是谦虚地笑着,心里却满是温暖和满足。
“以前总觉得经营小店就是做好自己的生意,没想到还能跟着烟草部门一起做公益,为老人们尽一份力,这样的经历特别有意义。”王童童说道。
因为音乐和公益,王童童的小店成为五三大道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不再只是一个售卖商品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汇聚地。在这里,音乐跨越了地域的界限,让来自异地的“外乡人”和本地居民紧紧相连;在这里,公益活动传递着正能量,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王童童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融入了这座城市,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以前总觉得家乡在远方,现在才明白,有琴声、有邻里的地方,就是吾乡。”王童童说,“这把吉他会一直弹下去。”(图/文 刘宏豪 周飞飞)
![[field:title/] [field:title/]](/uploads/allimg/c251101/1L1cDJ44320-II7_li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