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会现场。李鹏举摄
人民网哈尔滨10月23日电 (记者苏靖刚)10月23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专题发布“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 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进展成效。会上,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士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士奇。李鹏举摄
刘士奇介绍,第一个突破是创建数量突破历史纪录。黑龙江省6地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分别为双鸭山市饶河县、伊春市和所辖丰林县、大兴安岭地区和所辖呼玛县、塔河县,4地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分别为佳木斯市抚远市、汤原县,鸡西市虎林市、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这些地区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探索“两山”转化路径等方面成效显著。
第二个突破是转化模式突破传统路径。黑龙江省形成“生态修复+产业融合”“生态治理+价值实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转化路径。如伊春市以森林湿地保护修复为抓手,修复森林湿地16.9万亩,查处破坏林草资源案件103起,实现连续21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构建了“保护—修复—利用”闭环体系;大兴安岭地区空气、水、土壤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探索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模式,成为东北地区唯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抚远市聚焦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生态渔业,打造“蔓越莓+”全产业链模式,年产值突破1亿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刘士奇表示,黑龙江省将一步强化创建指导,对申报地区实施备案管理,提供全流程精准服务;进一步深化价值转化,系统提炼“两山”转化路径,打造更多特色示范样板;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讲好龙江生态故事,邀请各界实地感受“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生动转化。
![[field:title/] [field:title/]](/uploads/allimg/c251029/1L1DMD3M50-14133_li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