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10月20日电 10月18日至19日,佳木斯市水稻精深加工科研成果路演暨产业化对接大会举行,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江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17家高校科研院所的5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全市重点食品企业代表等350余人,以“稻”为媒,汇聚合力,共同推动水稻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佳木斯市委宣传部供图
本次大会以“科技破题、需求导向、政企协同”为主线,为佳木斯市食品加工企业搭建科技赋能、成果转化的平台。来自各地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权威专家学者,带着最新的技术成果共谋合作、共话发展,共同推动佳木斯市“科产融合”实现新突破。
佳木斯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大市。全市耕地面积3264万亩,每年能产出全国1/60的粮食、1/28的水稻、1/2的糯米。近年来,佳木斯加快推动水稻从“粗加工”到“深加工”的转型升级,不断扩大产业集群效应。目前,全市规上食品加工企业226户,年产值规模达262亿元以上,其中水稻加工企业达157家,占比近70%,“佳木斯大米”品牌价值超过了120亿元。
大会上,佳木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发布并系统解读《佳木斯市支持水稻(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措施》,集中推出一系列精准扶持政策,旨在汇聚国家、省、市各级政策合力,全力支持本地水稻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在大会的核心环节——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对接活动中,10家高校专场同步对接,47户本地重点食品企业带着生产痛点“寻医问药”,专家团队携技术成果“对症开方”,一场靶向性强、实效突出的产学研对接活动火热进行。
专项对接围绕研发与技术合作、加工工艺与品质控制、产品开发与市场应用、智能化与数字化改造四大核心方向展开。哈尔滨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1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分别与企业开展一对一、多对一深度交流。
下一步,佳木斯市将以现代农业产业“一号发展工程”为引领,深耕科技成果转化沃土,加快打造食品和农产品加工千亿级产业集群,让更多科技成果在黑土地上开花结果,为建设农业强省、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佳木斯贡献。(尚城、孙婧、陈晨)
![[field:title/] [field:title/]](/uploads/allimg/c251023/1L1204B614L0-9Ea_li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