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10月17日电 近日,齐齐哈尔甘南县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秸秆收储运服务队往来穿梭,将打包好的秸秆送往加工企业;种粮大户正忙着秸秆翻埋还田,为黑土地“增肥”;生物质能源厂区内,秸秆经加工转化为清洁能源接入管网。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甘南县年秸秆可收集量达100万吨左右,如今这些曾经的“农业废弃物”,正通过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三化协同”模式实现全链条利用,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长期稳定在90%以上,连续六年获评全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
甘南县将秸秆综合利用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结合秸秆分布规划离田利用半径,主动牵线收储大户与企业对接。每个乡镇配备专职联络员,从秸秆收割、打包到运输全程跟进,确保原料供应“不断线”。
为让农户“看得见效果、摸得着实惠”,甘南县创新“线上宣传+线下恳谈”模式,以“致农民朋友一封信”详解补贴政策,普及秸秆利用的生态与经济价值。全县培育2处秸秆还田、2处离田利用展示基地,定期召开现场观摩会,直观展示生物质发电、秸秆制肥等技术模式。如今,农户主动参与秸秆还田作业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形成“政府引导、农户参与、企业运作”的良性循环。
在甘南县裕丰秸秆燃料有限公司车间,水稻秸秆经粉碎、风选等工序,一部分加工成饲料销往全国各地牛场,每包能赚二三十元;剩余废料压成颗粒制成取暖燃料,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今年以来,该公司已收购处理近3万吨水稻秸秆,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显著。这是甘南县秸秆饲料化、燃料化利用的生动缩影。
饲料化利用方面,甘南县依托畜牧养殖优势,培育1家秸秆青贮公司、10家揉丝加工企业和15个“小方包”作业服务队,通过秸秆过腹还田为养殖户年节省成本2700余万元。燃料化利用上,瑞源生物质能源公司建成全链条生产工艺,年处理4万吨秸秆和10万吨牛粪,产出的生物天然气接入城镇燃气管网,有机肥远销吉林、内蒙古,2024年产值达2600万元并纳入规上企业管理。此外,甘南县建成20个秸秆固化压块站,完成6个集中供热锅炉生物质改造,推广1万余台户用生物质锅炉,清洁能源替代成效显著。(尚城、王长海)
![[field:title/] [field:title/]](/images/defaultpic.gif)